中央苏区的师范教育
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红军和革命群众的文化素质,培养各级各类革命人才,中央苏区广泛开展了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工农业余教育等。办教育关键在师资。当时,创办师范教育为的是培训大量工农群众自己的红色教员,并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在职教员的培训,是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办各级师范学校,丰富师范教育层级。中央苏区的师范教育,是从开办各类教员训练班起步的。苏区教育部门打破常规,把稍有文化基础的工农群众召集起来,经过短期培训后充当教师,以应急需。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稳固,各地纷纷创办起比较固定的列宁师范学校。1930年7月15日,在闽西苏区,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在龙岩创办了列宁师范暑期学校,后改名为闽西列宁师范学校。1932年1、2月间,江西省立列宁师范学校创办,校长由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方维夏担任,校址坐落于兴国县城李寿庭公祠,学制规定为2年,面向江西全省招生,学习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自然、教学法、教育法规、音乐、美术、体育等,学员毕业时,学校制发印有马克思头像的毕业证,同时也是介绍工作的证明。
1932年2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天后宫,徐特立亲自举办了师资训练班。当时,师资训练班的条件非常简陋,200多人聚集在一间大教室里,由徐特立亲自授课。虽然办班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受训学员基本上掌握了政治、算术、理化等各科的教学方法。学员中除9人留下以教育部巡视员身份分到瑞金的9个区之外,其余学员都回到当地,成为创办地方列宁小学的红色师资。以师资班为基础,1932年10月,创办了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学校随中央教育部迁至瑞金洋溪,由徐特立担任校长,有教员12人,学生400多人,除开设文化课程外,还要开展军事训练活动。为解决办学经费困难,还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学员开荒、种菜,既改善师生生活,又培养劳动技能。学校还成立了党团组织、反帝大同盟、俱乐部等学生社团。虽然办学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关系融洽,互帮互学,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是我们党在当时创办的最高级别师范学校。自此,从地方到中央建成了一系列多层级、多形式的师范学校。这些学校培养的教师,既保证了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发挥了“工作母机”的作用。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