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思想资源
“大一统”观作为中国历史理论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长远深刻的影响。今人或将“大一统”观简单理解为中央政权拓展并控制广袤疆域的空间概念,仅观察到了“大一统”观中的“大统一”这一维度。其实,“大一统”观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古代“正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一统”观的重要作用在于诠释王朝统治正当性,亦即中国古代所谓“正统”。“大一统”观出自《春秋公羊传》对“元年春王正月”这一《春秋》经文的解释:“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汉代公羊学家对此有繁复的解释,其基本意涵可被概括为:受命于天的王者在时间与空间上实施制度变革,构造出自上天至人世的上下贯通、政教合一的体系。故依“大一统”理论而言,帝王及其制度都有“天命”作为根据,具备十足的道德正当性。
清代是“大一统”观发展和实践的关键阶段,这与清朝满洲统治者克服“夷狄”的身份焦虑、获得“正统”资格密切相关。宋明两代长期与所谓“夷狄”对峙,实际领土范围不及汉唐,难以实现统合“华夷”的大一统,故其“正统性”论述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只强调“正统论”之正,而暂时搁置疆域拓展这个维度。清朝统治者既着力批判“夷夏之辨”,又有意鼓励士林超越宋明理学而回归汉代经学,从而重新发掘、解读古代“正统论”中的“大一统”观的思想意涵。
清代“大一统”观的重要特征在于,在统治超越宋明的广袤疆域基础上,又为“正统性”融入多民族的因素,使得“正统性”呈现多民族交融的多样化特征。一方面,清朝在皇家礼仪中,祭祀源于多重民族的神明,寻求多种文化传统的交融;另一方面,清朝为统治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和西藏地区,选择尊崇藏传佛教,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藏传佛教为辅的“正统性”格局。这种多样化的“正统性”被清朝君臣置于对“大一统”观的再诠释中,并未游离儒家思想的传承脉络,已呈现后来我们所说的“多元一体”特征。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