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将一生献给党的干部教育事业
成仿吾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3岁留学日本,主修造兵科,归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参与创建著名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留学多国,精通德、英、日、法、俄5种语言,曾5次翻译《共产党宣言》;辗转任职于大学、军校和党校,是万里长征中唯一的教授。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都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忠诚奉献一生。
到鄂豫皖根据地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1931年9月,成仿吾从德国回到了上海,接受中央分配给他的任务,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当时的鄂豫皖根据地,东西长约300余里,南北宽约150余里,拥有约2万人的正规兵团,在这种革命大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干部。成仿吾舍安入危,赴险如夷,终于到达根据地,就任鄂豫皖根据地宣传部部长,兼任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及红安中心县委书记等职。
工作期间,成仿吾认为当地的革命形势是好的,但文化教育跟不上。一是普通教育(如小学教育)跟不上;二是工农群众的社会文化教育跟不上。他对当时的省委书记沈泽民说:咱们的战士、民兵不能是文盲,要学文化;咱们的学校不能学旧的一套,要为革命事业服务。据此,成仿吾起草了一个关于发展根据地文化教育的决议案,特别强调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苏区的工农劳苦群众,首先要读书识字,提高思想和文化,增加斗争的力量。成仿吾在此时已经注意到文化教育工作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人民的解放既包括政治经济的解放,也包括思想文化的解放。成仿吾在晚年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曾无限感概地说:“文化教育工作重要呵,它能提高人的精神,这是精神文明问题。”
担任陕北公学校长
1933年3月,按照中央指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城东北的洋溪村成立,这是中央党校的前身。1934年4月,成仿吾调到中央党校负责高级班的教学工作。在长征途中,成仿吾作为长征路上唯一的教授,仍任政治教员;行军休息时,还要给干部、战士上政治课。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