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局派驻村第一书记感悟: 善解急难愁盼 当好群众“贴心人”
2023年5月,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在x担任第一书记,从此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活。
从“机关小余”转变为“村中小余”,熟悉村情民意是前提。一年前,我还是令人羡慕的机关干部,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内容单一、工作时间规律,当我主动请缨要下沉一线驻村时,身边有不少的朋友表示不理解,都劝我不要去驻村,“余姐啊,你去驻村干吗啊?家里两个小孩不用照顾了?村里的苦你有想过没有……”虽然朋友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还是觉得驻村有驻村的精彩,趁自己现在还年轻,就该去闯一闯、试一试。
我拿着驻村文件,无比激动地前往自己的另外一个“战场”,路途中,我想了很多关于村庄的发展规划,如何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如何抓好基层治理、如何帮助村里争取项目资金等等,一系列的“宏伟蓝图”在我脑海里浮现。
到x后,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宏伟蓝图”讲给了社区干部听,没想到社区干部却给我“泼了冷水”,说“余书记啊,你的这些想法都很好,但……要不这样,我们先熟悉一下村情民意,串串户,了解了解群众的具体情况了再来商量。”我转念一想,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确实应该先熟悉基本情况了再来规划村庄发展,随后我就详细地向村党支部书记了解了x的整体情况,再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逐户上门与群众拉家常、话冷暖、交心声、诉真情,全方位掌握群众的基本情况和急难愁盼,为我后面开展驻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驻村新人”转变为“驻村书记”,脚踏实地工作是关键。掌握了解村情民意后,我才发现x的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复杂,这里的群众都是前几年全县各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来的,人口基数大,需要熟悉掌握的信息很多,每家每户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困难和问题,面对采集来的庞大数据,一时间,让我不知道从哪一项哪一条信息开始梳理起。
正当我犯难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虽然群众基数大,但总体了解下来大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也都大同小异,都是关于政策福利、就业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内容,然后,我就建立了“群众基本信息一览表”,并结合群众的不同情况,逐户逐人建立“群众急难愁盼清单”,并随之对应地建立自己的“每月任务清单”,形成了“1+N+N”的工作模式。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