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重谋划更要抓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改革工作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终点、临近末端,往往越有难度,越需要全力以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把握好改革落实关键的“最后一公里”,保持改革锐气,增强改革本领,着力提升抓好改革落实的能力,才能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
“最后一公里”原义是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通常被引申为工作落实的最后关键环节。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改革越是走向深水区,越是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触及的利益矛盾也越尖锐。一是基层治理事务繁多、矛盾关系复杂,这要求改革方案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进而避免改革措施与基层实际脱节的情况发生。二是推进改革落实的关键力量基层干部观念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三是基层在宣传改革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得群众对改革的意义和目标理解不透彻,导致改革措施得不到群众足够的响应和支持。四是基层的制度建设不完善,这也使得改革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既是改革实践的推动主体,又是改革成果的享有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只有迎着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上,消解关涉群众的深层矛盾的堵点,改革才会获得广泛支持。因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改革价值取向,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中依靠群众,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改革措施能够切实解决民族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边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