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举措更加可感可及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可感可及”意指让改革的初衷、过程和结果更加符合人民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科学谋划布局,精准落实措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改革动能,让改革成果更加普惠。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善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在改革设计中充分吸收群众智慧与基层经验,从中寻求破题思路和攻坚动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人民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利益主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改革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改革成果,回应人民期盼,赢得人民支持。人民群众哪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改革以满足人民需要、适应人民期待为行动旨归,致力于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充分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