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海外国史研究成果

2024-10-13

如何正确看待海外国史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中国史研究受到海外的高度关注,吸引了多学科学者的参与,相关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海外中国学研究中的显学。海外先后出版一批丰富多元的国史研究成果,涌现出费正清、史华慈、傅高义等知名研究学者。海外国史研究成果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需要辩证看待。 


海外国史研究成果的领域颇为广泛,既有综合性研究,又有专题性研究,且作者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海外成果涉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人物、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些成果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国史研究,普遍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方法,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在综合性的研究上,美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美国学者迈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等著:《现代中国历史(1949—1985):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等较有代表性,讲述了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当代中国历史,但在史实叙述上也存在一些错误。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研究上,美国学者汤森、沃马克著《中国政治》、美国学者库恩等著《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密码》、英国学者古德曼等编著《中国的挑战:调整与改革》等书,关注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治理等问题,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视角审视中国政治。 


当代中国的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模式,海外对此颇为关注。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美国学者邹至庄的《中国经济转型》、美国学者库恩的《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美国学者戴慕珍的《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意大利学者纳波利奥尼的《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等书,对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经济体制改革、对外贸易、金融改革等重要经济问题都有涉及,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了肯定,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全文约249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专题会议讲话提纲
  2.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3.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4.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5.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7.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8.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9.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10.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1.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2.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3.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4.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5.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6.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7.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8.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9.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20.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