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平台的涉税风险和合规建议
近年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灵活用工成为一种新的用人方式,越来越被企业熟知与认可。随着灵活用工的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灵活用工平台应运而生。但因为灵活用工平台数量繁多且不易监管,导致各平台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本文里,从税务角度全面解读“灵活用工平台”,里面到底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合规建议。
一、灵活用工到底是什么
灵活用工平台是连接公司和个人之间的服务结算平台,灵工平台主要解决的痛点是企业向临时零散用工人员进行资金支付后费用票据缺失而导致的财务或税务风险。如:滴滴、美团这样的需要大量司机、配送员等劳务人员的企业,或是像建筑工程这类需要大量灵活用工的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存在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企业按照工程量、接单量等标准与这些个人结算,但由于并非劳动关系,并非公司员工,企业并不承担这些人员的社保费用。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支付了劳务费给这部分用工人员,还需要获得用工人员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一般是普票),这部分劳务费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可是现实情况下,如果每位用工人需要分别向税局申请开票,不仅操作成本较高,还可能因操作不当增加个人即时的税负,因此很难让用工人员接受。如果有类似包工头的角色,成立个体工商户或者个独企业自行给企业开票,虽可以解决发票问题,但用工人员不熟悉个体户或者个独的经营运作与核算,沟通成本或合规成本也较高。然而,这部分发票如果处理不好,企业会有大量的无票支出,无法税前抵扣,增加企业的税负成本。灵活用工平台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与痛点,即:这些平台可以基于真实的服务外包协议为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以满足企业税前扣除和进项抵扣的需求。
二、常见业务模式
1、公司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发布业务,个人可以在平台承揽相应的业务。
2、用工单位并不与这些个人签订服务合同,而是与对应的灵工平台签订服务合同。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