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固态激光武器的应用
近年来,来自无人机“峰群”及新型反舰导弹等空中目标的“饱和”式威胁日趋严峻,各国海军迫切需要更加低廉、高效的舰载防御武器。为破解这一难题,军事强国将目光投向曾一度“期望值”大幅降低的固态激光武器(也称固体激光武器)系统,强调将继续加强该型武器的研发和运用,引发广泛关注。
激光,是一种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因受激而发出的光,它具有单色性、相干性、方向性、聚焦性和高能量强度等特点。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机理最初提出者是爱因斯坦。1960年在加利福尼亚州马里布的休斯研究实验室,美国科学家西奥多·梅曼(TheodoreMaiman)设计和建造了一台小型的激光发生器。他将闪光灯线圈缠绕在指尖大小的红宝石棒上,产生了第一束激光,由此开启了世界激光时代。此后,激光开始运用于工业、医学、科研等领域,并逐步进入军事领域,最成熟的装备就是各类激光测距仪。
由于激光具有“热效应”,可以用来切割破坏金属等坚固物体,相比常规武器,激光武器具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速度快、机动灵活、精度高、效费比高等。激光束以光速(30万公里/秒)射向目标,它比普通枪弹每秒钟0.7公里的速度快40万倍,比导弹的速度快10万倍,不需要提前量,就能把能量高度集中的光束以光速直接射向目标。激光是方向性最好的光,它几乎是一束平行的细光,其发射角极小,几乎为零。激光具有高方向性,可将聚焦的狭窄光束精确地对准某一方向,选择攻击目标群中的某一目标,甚至击中目标上的某一脆弱部位。百万瓦级氟化氚激光武器每发射一次费用约一两千美元。与之相比,“爱国者”防空导弹每发为30万—50万美元,“毒刺”短程防空导弹每发为2万美元左右,在面对大量廉价的自杀式无人艇、无人机时,可极大地降低作战成本。
因此,从作战使用角度看,激光武器具有较高的效费比。另外,目前新型反舰导弹都已经较多地采用了被动红外/热成像制导,或者是雷达/红外混合制导,已经对舰艇上传统的电子干扰有了“免疫力”。而激光武器能较有效地破坏对方红外传感器,使其丧失作战能力。正是因为发现了激光武器在军事领域的高效及低成本运用前景,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秘密开展激光武器的研制。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