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博览会
近代意义的博览会,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起源于18世纪晚期的西欧,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上看,博览会经历了限于一国到世界各国参与、内涵日益丰富的发展历程。博览会尤其是世界博览会,不仅促进了举办国的进步发展,还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带来了重要影响。
从一国发展为世界各国参与。近代博览会最早发端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和法国。一种说法是始于176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在伦敦举办的为期七周的“艺术、制造和商业”展览会。但1798年由拿破仑发起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首届工艺博览会,是较为公认的“博览会之滥觞”。此后半个世纪里,法国又举办了10次类似的博览会,平均5年一次。这些限于一国的博览会,对推动英、法等国的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博览会从一国发展为世界各国参与的世界博览会或国际博览会(亦统称万国博览会),始于英国。1851年,由维多利亚女王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主导,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为期近6个月,共有约10万件展品,10个国家参展,约630万人次参观,并使用4500吨钢材、30万块玻璃建造了举世瞩目的“水晶宫”作为主会场。如此规模空前的盛会,极大促进了当时以钢铁为代表的世界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之后,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竞相举办万国博览会,以促进本国发展,宣示本国的强盛。
20世纪初,各国纷纷举办博览会导致其日渐泛滥。于是,法国牵头商讨规范发展博览会,1928年各国正式在巴黎签署《国际展览公约》,成立了国际展览局。此后,举办世博会的国家须加入国际展览局成为其会员,并要向其申办,获得其注册、认可。时至今日,国际展览局已有180多个成员国,1993年,中国正式加入成为其第46个成员国。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