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固态激光武器的未来发展
在近年来的一些地区冲突中,某些型号的先进舰艇在实战中暴露出防空弹药不足的问题,引发对于“激光武器耗费重金却为何迟迟不能落地”的质疑。十几年前,有的国家视激光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工具”,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但直到现在,这些激光武器还没有投入实战,其可担负的作战任务十分有限。
有的军事大国防务部门也承认,此前对激光武器发展的判断过于乐观,现实证明想要将其投入实战还面临大量的技术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激光武器作用不大,也不意味着军事大国会放弃相关装备研发。根据相关报道,一些国家的海军仍然看好激光武器,但广泛部署定向能舰船防御系统还需要数年时间。军事大国将聚焦目前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舰载固态激光武器的研发和应用,其主要发展方向将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提高抗干扰能力。随着射程的提高,激光武器照射到目标的激光束功率密度也随之降低,毁伤力减弱,导致有效作用距离受到限制。激光武器使用时还会受到环境影响。例如,在稠密的大气层中使用时,大气会耗散激光束的能量,并使其抖动、扩展和偏移。恶劣天气(雨、雪、雾等)和战争烟尘、人造烟雾对其影响更大。因此,舰载固态激光武器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将是如何增强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放大摧毁目标的威力。
二是进一步改进跟踪瞄准系统。激光光束不仅要照射到目标,还要精确、稳定地聚焦到目标的某一薄弱部位,如无人机尾翼、导弹导引头,这就需要高精度以及高稳定性的瞄准跟踪系统。由于目标飞行速度很快,激光束不仅要瞄得准,而且要能在目标上锁定一定的时间,因此对瞄准与跟踪系统的要求很高。从现有的报道看,未来有些国家的海军将会进一步改进跟踪瞄准系统性能,增进与舰艇作战系统、火力控制及信息装备系统的融合和对接,提高跟踪与瞄准精度。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