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道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基础,孔子主张通过行“孝”道从而推己爱人、孝亲敬亲。《论语》中总共出现过19次有关“孝”的论述,较为全面、系统地阐发了何为“孝”以及如何“孝”的问题。《论语》中所涵养的“孝”道为培育尊老爱老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了“孝”道传承的重要意义。
养亲敬亲。通过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供养,确保父母的日常起居,减少父母忧虑,可称为“能养”,这是“孝”的首要条件,《论语》通过诸多小事阐述了养亲的要求。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出远门,如果必须远行,则要告诉父母出行的地方,并且提前考虑好安顿父母的方式,不让他们担心忧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为父母最担心子女的健康状况,也指出了作为子女,应做到不使父母忧虑。除此之外,时刻牢记父母年龄和身体健康也是养亲的另一要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为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晓,一方面因为知道他们长寿而感到高兴欣喜,另一方面也时刻为他们年事已高而感到忧伤和遗憾。总的来说,“能养”即为照顾好父母的日常生活起居且让父母不要有过多忧虑,这是“孝”的首要责任和基本条件。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