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地理位置独特,依山傍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很长的一段海岸线。域内丘陵起伏,植被茂盛,内河纵横交错,水量丰沛。沿海地区可称为溪海过渡区,有4个主要出海口,分别是九龙江出海口、漳浦的鹿溪、云霄的漳江和诏安的东溪,是漳州与外界进行海洋贸易的重要通道。这些自然条件为漳州的海上贸易和航海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古至今,漳州在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漳州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节点。
两汉至隋唐时期,闽越人以及后来的“蛮獠”主要以船为交通工具,他们“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活动范围南抵越南,北达江淮。隋唐时期,北方汉人陆续南迁,与土著居民相处相安,逐渐掌握水上生计,为漳州日后的海外交通奠定了基础。宋元时期,漳州人的海洋意识已然形成。他们面对狂涛了无惧意,所造海船坚固耐用,驾船技术娴熟,能够“操舟如神”。
宋代,中央政府在九龙江口的海口镇(今属厦门市海沧区)设置“场务”,“收海道商税”,沿海居民亦视海为田,泛海求利。绍兴年间,曾任漳州知州的廖刚在上奏文书:“平时海舟欲有所乡,必先计物货,选择水手,修葺器具,经时阅月,略无不备,然后敢动。则又必趁风信时候,冬南夏北,未尝逆施,是以舟行平稳,少有疏虞。风色既顺,一日千里曾不为难”,不仅详细描述了漳州海商的准备和航行情况,还显示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宋代漳州海商的贸易路线主要有3条:北线往高丽、日本,不仅输出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还引入了高丽的人参、药材及日本的刀剑、漆器等特产,促进了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物资互换。南线达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诸国,不仅进行商品交易,还参与了当地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华人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西线则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锡兰以及波斯湾沿岸与东非诸国,不仅带来了珍贵的香料、宝石等商品,更重要的是,它开辟了中国与西亚、东非的直接贸易通道,为宋代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