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科研生态

2024-11-10

构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科研生态


当前,以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I)技术深度赋能科学研究,带来科研范式和产业形态的新变革。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IforScience,以下简称I4S)已在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分子动力学模拟、芯片全自动设计、新型药物研发等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科研范式的强大优势,有望成为驱动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加速推动I4S,我国也启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将I4S提升到国家科技战略的高度。I4S不仅代表着一种新型科研技术手段和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求对科学研究的思维、行为和组织模式进行全方位变革。我国在I技术、科研数据和算力资源等方面有良好基础,但是传统科研生态在人才培养、科研组织、科研资源和科技伦理等方面面临突出挑战。推动构建与I4S发展相适应的科研生态有助于增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实力,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培养:从专门人才到复合人才 


人类特有的非线性抽象思维与机器的逻辑推理模式在I4S中深度融合。科研工作者通过提供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来优化I模型,I则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海量知识库、模拟自然现象并推断未知规律。“人类在环”模式是I4S的关键,它强调了在科研过程中人类角色的不可或缺性。从提出研究要求、设定目标,到提供专业知识、控制过程和评估结果,每一步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尽管I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协助至关重要,但在各领域的智能化建模中,本领域的科学家仍需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模式对科研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面向I4S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一要重视培养具备深厚I技术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建设面向I4S基础设施、基本算法的研究人才梯队,支撑并引领I4S发展。二要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研人员跨学科学习,实现I技术与本领域知识的融合应用,形成既懂I又懂专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三要加强思想引导与技能提升。引导科研人员认识到I4S在各学科领域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主动拥抱这一新型科研范式。同时,提升科研人员进行高水平人机交互的能力,使他们熟练运用I工具开展科学研究。 


全文约239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