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我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薄弱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部署中,将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厘清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主要职能,读懂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逻辑,识别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难题,才能更好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
要素价格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信号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看,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要义,是进一步减少对要素价格的行政性干预,完善要素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制度和规则,让要素价格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变化,向微观经营主体传递准确的经济信号、提供恰当的行为激励。
要素市场化改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素价格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最基础的市场信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没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市场整体的资源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自负盈亏的微观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主要受两类价格信号影响:一是商品和服务价格信号。若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出价能力下降,生产者可能就面临着是否要继续维持生产的选择。二是要素价格信号。当要素价格低廉时,增加要素投入数量可能就是相对理性的选择。当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生产者就要考虑是否减少特定要素的使用,是否调整要素投入比例,以及是否寻找使用替代要素等问题。
也就是说,处于生产最前端的要素价格,是决定后续产业链各环节资源配置的一个基础信号。由要素价格传递信息,为微观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激励,正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底层逻辑。商品服务价格的市场化决定了市场能否活跃起来,而要素价格市场化则决定了谁能以什么样的要素配置活跃起来,它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一个基石。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