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读懂中国开启一扇窗

2024-11-10

为世界读懂中国开启一扇窗


回顾中外文化交流史,诸多海外汉学家如同一条条纽带,连通中外文化,并将古今中外交织成网,缀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之花,尤其在让世界各国深刻理解“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真正读懂中国方面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译典籍,让世界认识中国。典籍记录并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其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译介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题中之义。典籍外译最早溯至16世纪,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作为“中学西传”的核心议题,其内容涉及文化类和科技类,其文本包括汉语典籍及少数民族文献。当对外译书目进行统计时会发现,汉学家一直是中国典籍外译的主力,从最早的来华西人如利玛窦、罗明坚等到近现代专业汉学家儒莲、卫礼贤等,他们或节译或全译,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译成多种西方语言,西译的典籍为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提供养料,并为西人认识中国奠定文本基础。 


相较于中国译者,海外汉学家的译介行为属于典籍翻译中的“译入”,凭借着对目的国语言、文化及读者特征的了解,他们的文本选择、译介策略及出版形式较少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较大程度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影响范围。汉学家的“译入”与中国本土学者的“译出”,好比中国典籍译介的一对翅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需要在坚持文化自觉和本土立场的前提下,将本土的“译出”与汉学家的“译入”密切结合,并在语种、选材、出版、传播等方面相互配合,才可实现中国典籍外译的“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授汉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王国维曾提到“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汉语书写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对于汉学家来说,汉语更是讲述中国的重要工具。为了学习和教授汉语,他们或编纂词典或研究语法或撰写教材。他们不仅通过理论和实践在形、音、义等方面发现汉语的新特质,还是中国方言、谚语、俗语的记录者和使用者,他们“由古至今,从文到语”的汉语观拓宽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汉语本体研究的范畴。 


全文约209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分管农业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讨交流发言
  2. 公司关于落实在“奋战四季度、打赢收官战”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方案
  3. 环保科技公司党支部书记2021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4. 在集团公司团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5. 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6.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7. 医院经验交流“医”心向党立标杆党建赋能开新局
  8. 医院领导中秋、国庆双节讲话稿
  9. 在2024年全市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10. 中交某国企纪委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画像”报告
  11. 市委办公室主任2024年度述职述廉述党建工作报告
  12. 2024年入党申请书
  13. 市纪委书记在开展土地违规出租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14. 市委组织部关于市委联动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5. 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
  16. 某镇教育总支部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7. 在全市纪检监察宣传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18. 《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版电子书(党史学习教育指定教材最新完整版)
  19. 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提升领导力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20. X局行政执法交流发言材料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