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演化法则从趋同进化走向协同进化
战争是人类文明冲突的主要形式。从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夺猎物而爆发的部落冲突,到现代社会为了争夺利益而引发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军事对抗,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界物种进化的规律相同,都遵循“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或者说,人类战争本身就是自然进化机制的组成部分。
从趋同进化说起
趋同进化是一个生物遗传学概念,主要描述了“不同物种在相似环境中发展出相似的身体结构或行为策略”的现象。例如,蝙蝠、海豚、南美夜莺、亚洲金丝燕各自独立地进化出了回声定位系统。趋同进化的广泛证据表明,在面临相似的生存环境时,不同物种最终会演化出各自具有针对性却高度相似的解决方案。更直白地说,趋同进化告诉我们:“好东西”是有限的,所以才会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
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指出,趋同进化存在两个维度:必然性和同时性。必然性是指,生命一旦萌芽,只要提供特定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那么各种生命必然以有限且趋同的形态出现。科学家使用基因排序和克隆技术,让细菌在相似的容器中自由繁殖4万代,每隔1000代对其基因进行重新排序,模拟生命的随机进化过程。结果发现,每次产生的不是新生事物,而是“多条进化路线的趋同性导致的相同表型”,即进化路线不同,但结果相同。同时性是指,在不同空间分布的不同物种,面对类似的生存需求,总能在同一时期进化出相似的形态和功能。
生物进化遵循趋同进化理论,技术的进化同样如此。从必然性的维度看,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某种技术必然会出现。且技术的出现顺序跟生物进化一样,遵循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例如,在过去的200年间,重大发明、重大发现层出不穷,它们一个共同特点是“同步独立出现”。现在公认是贝尔发明了电话,但实际上伊莱沙·格雷几乎同时完成了这项发明,两人甚至在同一天申请了专利。就连爱因斯坦本人都承认,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现狭义相对论。技术的趋同进化表明,技术的进步不可阻挡。正如生物进化一样,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技术的整体进步就是一个自组织和正反馈过程。
从技术进化到战争演化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