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党课报告: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与经验

2024-11-26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党课报告: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与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一)中华文明一直蕴含着生态文明理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措施、政策及制度,尤其是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通过相关机构设置、官员考核及法令制定等方面来引导、规范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体制机制。虽然这些体制还没有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但是对当前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中华文明能证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中华文明才有资格证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放眼世界,只有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当年两河文明也很繁盛,但其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使整个文明形态无法持续演进。所以,生态兴则文明兴。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从不同角度论证这一观点。20xx年x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20xx年x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20xx年xx月,总书记在党的大会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当下,也是推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考古资料,中华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xx世纪黄帝统一中原,至今延续近五千年了。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不断创新,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代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一脉相承。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哲学、文学、绘画、戏曲、建筑、园林、饮食,五千年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代有高峰,蔚为壮观。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在自然环境基础的保护、人口以及人种的延续和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与繁荣方面均体现了绝无仅有的可持续性,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上的优越性。


(三)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上千年开发与破坏留下的结果


全文约8998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文旅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对照检查材料
  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3. 国企集团公司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4. 某法院党组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5. 政协党组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
  6. 市委宣传部长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反面案例)
  7.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含案例剖析)
  8.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9. 市发改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0. 在县委巡察工作复盘会上的讲话
  11. 财政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2. 2024年组织生活会商会支部班子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3. 市委统战部部长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4.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5. 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16. 党委书记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7.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