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浙江实践和启示
2024年8月15日,我们迎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19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总书记同志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19年来,浙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4.7%的人口、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样板,相关经验做法对于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
一、背景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但缺水、缺电、缺地现象显现,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资源环境约束愈发趋紧,面临着“成长的烦恼”。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总书记同志考察安吉县余村时,创造性、前瞻性地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19年来,浙江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4.7%的人口、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浙江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出的发展道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一)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