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材料:以“跨村联建”党建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既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效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为解决村庄规模小、空心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x镇积极探索推行“跨村联建”党建方式,通过发挥x村示范带动作用,联合x村、x村等x个地域相邻、资源相似、村情相仿的行政村共同组建联村党委,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通过党建引领,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产业协作,推进民生共建,推动治理融合,引领片区共同发展,以基层治理科学化、高效化助推乡村振兴阔步向前。通过实施“跨村联建”,联建村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拓宽了强村富民路径、凝聚了村庄发展力量、焕发了乡村治理气象、提升了村民幸福水平,做好了融合共富的文章。
X联村党委成立于X年X月,覆盖X、X等X个村,共服务村民X人,党员X人。2023年度,三个联建村集体收入均不超过20万元。在X个村自发形成磋商联系机制的基础上,镇党委主动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成立X联村党委,推动形成基层党组织共建共强、优势资源集中配置、产业发展共谋共促、民生福祉联办联享,行政区域融合共治的新格局。
一、背景缘由
(一)集体经济资源限制了产业规模进一步拓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流动聚集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突破提升的瓶颈。x联村党委各联建村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各项要素分散不均、缺乏整合,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简单发包、闲置资产租赁等粗放方式,发展模式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增大了启动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难度,也成了限制产业规模扩大、实现接续发展的瓶颈。集体经济的薄弱也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民生福祉落实不到位、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等一系列问题。以上表现说明,农村发展亟需打破村庄壁垒,通过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发展联合,推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形成发展和治理合力。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