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感染力的调研报告
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青年学员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是院校教育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关键一步。调研感到,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青年学员理论认知、思想基础、情感表达呈现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新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教施教提出更大挑战考验,尤其是在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个影响学员抬头率和点头率的关键因素上,需要持续关注、积极推进解决。
一、扭住举旗铸魂这个根本,既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
坚持理论灌输举旗铸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但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教育者抓理论灌输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有:一是片面解读。有的面对理论“太深奥、不好懂”“高大上、不实用”“反复讲、不新鲜”等感慨、质疑和抱怨,底气不足、缺乏战斗性,不是严厉批驳、严肃纠治,而是降格以求、随声附和,人为降低理论灌输的格调、削弱创新理论的权威。二是盲目填鸭。有的片面认为“理论灌输越多越好”,只要媒体有刊发、文件有印发、书籍有配发,都是人人学习、全员覆盖的“有力证据”,内容设置一味贪大求全,生怕安排的少了被追责问责,导致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学习过程比较“忙碌”“充实”但学习质效较低。三是机械说教。有的说理功弱、习惯照本宣科,甘当“搬运工”“传声筒”,只会低头照着念,不敢抬头灵活讲;有的只能讲其然,不会讲其所以然、所以必然,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导致“说理施教”成为“空洞说教”。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