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汉学家穆凤玲:让俄语世界更好了解当代中国
穆凤玲(Olga Migunova),俄罗斯当代杰出的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哲学博士,现任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穆凤玲对孔子及儒家思想有深入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中俄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两国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她不仅帮助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更让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领略到中国思想与精神的博大精深。
以译为介,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穆凤玲精通中文,其译作以优美而准确著称,参与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俄文版的翻译,翻译出版《晚唱》《最慢的是活着》《远河远山》《外省书》等多部文学作品。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俄语翻译,时任中央编译局俄国专家的穆凤玲分享了她对大会报告的深刻印象和翻译过程中的感受。她对中国在短短数十年间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由衷惊叹,说道:“30年前的发展水平与今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穆凤玲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充满了生命力与能量,极大地激发了译者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使她在翻译过程中高度投入,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翻译如此重要的报告,不仅需要精通中文,还要求对中国独特的现象、重大事件、历史脉络以及政策战略有深入的理解。她讲道,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常常引经据典,因此译者需要熟悉古代汉语和谚语。为了理解某个历史名词,她时常需要在图书馆翻阅很多资料。
她特别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报告中一个重要亮点,这一思想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当时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和期待。此外,穆凤玲对中国共产党严格的纪律表示钦佩,认为这种纪律是政府高效执行力的重要保障。谈及中共十九大对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穆凤玲和众人一样,满怀期待相信大会会为人民带来美好生活。她观察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体现在日常穿着的变化、餐馆的人潮涌动以及街头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这一切都显示出中国人民生活的安乐和富足。这一切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国家的战略方针密不可分,她为能够参与这一重要翻译工作感到自豪。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