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民族交融与文化繁衍的艺术载体

2024-12-15

藏毯——民族交融与文化繁衍的艺术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2021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要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青海各族儿女正以“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情怀和行动,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的征程中,迎来了青海藏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潮。


青海藏毯源远流长


青海是藏毯的滥觞之地,世代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中华儿女,因为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更多的历史时期他们逐水草而居、与牛羊为伴,数千年以来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接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他们由起初通过牧马放羊获取食物,到逐步发展毛纺织工艺,同时还发现了很多具有染色功能的草本植物。大自然的库藏逐渐被智慧的人类发现,于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美的意识与实践终于在这里结出了璀璨硕果——藏毯。


1959年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了公元前10世纪大量的毛织物和纺轮,其中就有毛绳、毛布,还有一块彩色毛席残片,虽历经3000年,但是用黄、褐、红、蓝等色毛编织而成的条形图案仍清晰可见。这些“毛席”是用藏系绵羊毛编织而成,并已有染色技术,主要以黄、褐两色为主,少数有黑、红或蓝色。出土的“毛席”图案多以色条、色块及点缀色为主,经纬线大多为单线。由于是手捻纱,粗细不均,显现出古朴的美丽。这是迄今出土最早的“毛席”残片,也是青海藏毯的雏形。这足以说明,在距今3000年前,散居于青藏高原的羌人已经掌握了毛纺织和染色技术,可以织出几何图案的彩色毛席即编织地毯。


全文约241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民主生活会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存在问题深度剖析
  2. “习语”金句选编100篇
  3. 国企领导干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4.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5.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6.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7.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8.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10.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11.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12.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3.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4.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5.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6.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7.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8.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9.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20.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