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制度和机制
新时代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聚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制度机制和重要改革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制度和机制,推动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制度和机制,核心是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过程中,始终突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主旋律。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着力增进一致性,善于在异中求同,对于“异”既要宽容、尊重,也要加强沟通,不断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从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领域出发,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一是围绕发挥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持续推进多党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是体现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重要途径。不断规范政党协商、强化参政议政、完善民主监督,推动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开辟了多党合作服务国家中心工作的新领域。同时,进一步健全协商民主机制,规范开展政党协商,严格执行协商的频次、步骤以及时间要求,规范协商反馈程序,完善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进一步将多党合作更好地嵌入决策过程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凸显多党合作在国家治理中的效能。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