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基调的确立,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国需要加快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
高增长、低消费是各国现代化赶超阶段的典型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投资需求拉动和出口带动一直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近些年平均在40%左右,远低于高收入经济体70%的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但近几年国内经济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均处于下行走弱态势,无法有效带动经济增长恢复到合理区间。因此,当前需要采取更灵活的存量政策和更有力的增量举措,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标本兼治扩大国内消费
消费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要从制约消费的关键环节入手,标本兼治提振国内消费。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必须提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当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仍然较低,2013年是42.2%,2022年为43%,仅仅是略有提升,距离全球60%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可以说,我国居民劳动收入份额较低,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直接原因。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清理相关影响就业的地方过度管制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就业和收入机会,便利群众消费、大众活动。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充分释放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