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从百年党史中探寻信仰的力量
在开始今天的授课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这首《国际歌》,“70后”、“80后”的一代比较熟悉,但是“90后”、“00”的一代比较陌生,我也是个“90后”,说实话,现在静下心来听一听,满满信仰的味道,充满了信仰的力量。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是对某个人或者某种主张、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当然,信仰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个人而言,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对群体而言,信仰是团队的发动机;而对民族而言,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不同的历史时期,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无怨追求无悔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可以平视世界的伟大成就。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红色史诗、光芒闪耀的辉煌足迹,依然蕴含着激荡灵魂的强大力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百年党史中探寻信仰的力量。
一、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不同人生
1921年7月,13名中国青年来到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他们因为共同的信仰信念,聚集在相同的历史原点,也因为信仰的不同,从这个原点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有的成为烈士、有的当了叛徒,还有的做了汉奸。奋斗终身的毛泽东、董必武一直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参与并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在为信仰坚持、奋斗过程中,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被敌人杀害,英勇牺牲;王尽美身患重病,为党的事业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的英名事迹已载入史册、永垂不朽。李汉俊、李达、刘仁静、包惠僧因种种原因都曾离党脱党,但意识坚定,只能蹉跎度过一生;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更是叛党害党,最后落得苟延残喘,成了历史的罪人。“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由此可见:信仰的确立,为老一辈革命家找到奋斗方向;信仰的坚守,更让他们付出一生追求,甚至生命。就如同方志敏在敌人监牢里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有革命先烈对信仰义无反顾的执着坚守,才有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