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14方面28组)
一、理论学习
1.自我批评: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深,停留表面,未深入剖析内涵用于工作,缺系统主动学习规划。
相互批评:组织学习重形式,对成员学习成果检验督促不足,致部分同志敷衍,未有效提升理论水平。
2.自我批评:学习新理论知识有畏难情绪,遇复杂概念浅尝辄止,未钻研,致新政策解读和新任务推进慢。
相互批评:很少主动分享学习心得,团队交流中未带头,不利学习氛围营造和共同进步。
二、工作作风
3.自我批评:工作有时急躁,任务紧急时不听同事意见急于决策,部分决策欠周全,后续修正费时费力。
相互批评: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部分同事压力大,部分不饱和,影响团队协作和工作质量。
4.自我批评:存在形式主义,撰写报告总结重文字格式,轻实际问题和成果,忽视工作实质。
相互批评:工作过于追求完美,揪细节致进度拖沓,有时因小问题延误重要项目交付,影响整体工作。
三、联系群众
5.自我批评:与基层群众沟通不深,调研走马观花,未倾听诉求,难发现实际问题。
相互批评:处理群众反馈问题缺耐心热情,态度不积极,有时推诿,导致问题长期未解决,损害群众信任。
6.自我批评:制定政策计划未充分考虑群众利益需求,缺乏征求分析意见,部分政策计划实施受阻。
相互批评:对群众意见建议不重视,未研究落实,缺乏群众观念,不利党群干群关系。
四、担当作为
7.自我批评:面对艰巨任务逃避,推脱责任,缺乏攻坚克难勇气,致工作停滞。
相互批评:团队合作中缺乏主动协调沟通意识,遇问题等他人解决,影响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8.自我批评:工作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对问题风险缺乏预判,常被动应对。
相互批评:工作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遇困难就求助,不利自身能力提升,增加同事负担。
五、廉洁自律
9.自我批评:廉洁自律认识不深,基本能守规,但细节放松,如收小礼品、参加可能影响公务的宴请。
相互批评:未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人员,对其可能的谋私行为监督约束不足,存在廉洁风险和形象损害。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