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须综合施策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中的第一件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提振消费,需要结合消费的基本特征,从多个方面来加以促进。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是居民收入的函数。从根本上说,提振消费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只要居民收入水平上去了,消费的扩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因此,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对于多数人来说,居民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劳动收入,那么,就业在增加居民收入中就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居民通过就业得到更多的劳动收入,从而为消费的提振提供最根本的支持。消费和投资并不一定互斥。在一定意义上,二者是互补关系。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供给,前者提供劳动收入,后者为消费需求的满足提供支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多的高附加值就业机会,意味着更为丰富的供给,相应地,提振消费的目标将在更高层面上实现。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政府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可以减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从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也是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直接举措。2025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对于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直接可支配收入。同时,这对于未退休的居民来说,也会传递退休之后的收入预期,从而减少为退休所进行的储蓄,将居民收入中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2025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也具有类似效果,对于提振消费有直接帮助。
居民收入水平不同,边际消费倾向也不同。一般说来,居民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2025年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实际上是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提振消费效果较好。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意味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意愿相应转变,消费层次也会随之上升。
收入还包括财产性收入。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稳住楼市股市,资产价格就有望上升,这意味着居民可以从中受益,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无论楼市还是股市,莫不如此。
总之,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消费能力随之上升,提振消费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