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口战役:新四军自卫反击攻坚战
1941年10月,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指挥军独立旅和第2、第3、第4师各一部兵力,在江苏泗阳程道口实施自卫反击攻坚战,歼灭国民党顽固派王光夏旅,拔除了嵌在根据地腹心的一根“钉子”,对巩固和发展淮海、皖东北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研判形势,集中优势兵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向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进攻。6月,汤恩伯率第31集团军占领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7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乘日伪军对苏北新四军发动“扫荡”之际,派保安第7旅旅长兼第3纵队司令王光夏率部侵占泗阳西北的程道口、史家集、仰化集等地,企图以程道口为中心,控制运河两岸,策应东犯的汤恩伯部,进而扼杀淮海、淮北、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程道口位于六塘河东北岸,南靠运河,是淮南、淮北、淮海、盐阜抗日根据地交通往来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王光夏驱使民夫千余人昼夜赶工,在程道口建成由3个圩寨组成的坚固据点。中间的老圩子与东、西两个小圩子以水沟相隔,有吊桥连通。圩子四周设置了高达6米的围墙,沿寨墙修有许多明碉暗堡,墙外是两道5米深、3米宽的外壕和4道铁丝网。顽军还在周围史家集、张庄、大兴庄等村庄修建了外围据点。王光夏率2个保安团和泗阳县常备队、骑兵连等1800余人驻守程道口,依托坚固工事,摧残抗日民主政权。新四军数次向王光夏提出忠告,劝其撤离程道口共同抗日,王光夏顽固不化,狂妄叫嚣:日寇都打不进,新四军奈我何!
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明确指出,如不即令淮海全党全军全民以极大的决心来挽救这种危险形势,就“有使华中全局受严重之危险之可能”。经华中局和新四军军分会研究决定,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组建前方指挥部,亲自指挥部队歼灭王光夏部,拔除这根“钉子”。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