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战时经济战”有何特点
“战时经济战”,是在战争状态下,为配合战争目的而在经济领域以经济方式实施的,有利于巩固、发展本国经济、军事基础,同时动摇对手经济基础的一切措施和手段。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中,“战时经济战”的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在战争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理论研究深度融入战争实践
先进的战争指导理论,总是来自战争实践,并在指导战争中不断丰富完善。20世纪以来,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实践牵引下,战时经济战的研究也更为系统。虽然理论认识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战时经济战,是以经济或辅之以必要的军事政治手段,打击敌方经济基础的诸种战略或战斗行为的总称,在经济领域通常以经济制裁、贸易封锁、资源管控等手段为主。
伴随着“战时经济战”理论的快速发展,“战时经济战”也在战争实践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一战时期,1914年8月4日,英国作为协约国的成员国正式对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宣战,第二天,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就致电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要求海军密切配合外交部,开展对德的海上封锁,也标志着英国对德经济战的正式开始。通过多种手段,到1915年底,英国基本实现了在主要战略物资上对德国的封锁禁运。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通过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断绝与日本的经济联系,并以军事手段配合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远程打击日本军事经济基础等,遏制了日本的军事行动,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表明了“战时经济战”对支撑打赢战争、实现战争目标的重要作用。
紧跟技术发展步伐
从人类千百年的战争实践看,科技作为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已成为现代战争核心战斗力的关键构成。占据先进的科技优势、装备优势,往往能倍增战争效能、增加胜战筹码。20世纪“战时经济战”的实践发展,也与同期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紧密相连。相关国家既注重在战争中加强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本国科技创新能力,也将打击作战对手的科技潜力、创新实力作为重要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战时科技战”的新经济战样式。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