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智能时代无人作战中人机关系
随着智能技术由弱人工智能逐步向强人工智能迈进,无人作战力量将逐步由“配角”向“主角”转变,有人力量慢慢变成幕后角力,这就需要辩证理解把握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理顺智能时代的“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循环,才能更好地指导未来作战。
第一,无人侦察网络收集情报,有人力量重在研判监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智能战争制胜的关键是从海量数据挖掘出有用信息,这就是侦察的两个核心任务搜情与研情。
由于现代作战体系更加严密,情报搜集的难度、险度不断增加,需要发挥无人力量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的优势,建立全维立体的无人侦察网络。通过视频、图像、电磁探测、红外感知等手段实时监测战场,获取第一手情报资料。有人作战力量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主要担负对产生的情报信息产品进行甄别、对系统告警及情报流程进行监管等任务,处理无人作战力量尚无法有效精确分析的领域,如文字解读、综合分析等。外军的“梅文计划”就是当侦察素材中出现值得关注的物体时,向有人力量发出警报对相关信息进行再处理,并对可能存在威胁的事物予以打击或控制,确保战场始终在己方控制之下的技术。可以预见,随着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人作战力量的战场辨别与判断将更加精准,有人作战力量的功能也将逐渐聚焦于战场情报的分析融合及战场监测控制。
第二,无人平台贯彻作战意图,有人力量实施有效控制。因人工智能难以取代人类在思维逻辑、理智情感方面的优势,对于作战行动中比较棘手复杂的问题仍需人在幕后“出谋划策”,无人力量的正面角力实质是人在幕后的角智。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