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生育家庭成本和妇女负担
近年来,国家层面已关注到生育成本对人口问题的影响,并作出一系列部署。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先后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政策。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再次强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如何在生育、养育、教育各环节中,切实降低家庭成本和妇女负担,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
生育成本包括“生的成本”,即从怀孕到分娩的成本,以及“育的成本”,即养育和教育成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育的成本占比远高于生的成本。单从直接经济成本看,有估算数据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其中城镇和农村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6.7万元、36.5万元。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80%的育龄妇女有生育一孩的愿望,但一孩实际生育率明显低于意愿水平。排位第一的原因是“经济负担过重”,占受访者比重的60%。除了直接经济成本,生育成本还包括间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包括休产假、看护和接送孩子的时间、增加的家务时间和家庭教育时间等。机会成本包括有报酬工作时间的减少、个人闲暇时间的减少、工资率的下降等。受家庭内部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生育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对女性的负面影响要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现象在受东亚父权文化影响的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更为突出。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