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2025-02-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性已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其现状与趋势如下:


(一)违法犯罪现状:


1、犯罪数量剧增。据统计,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增至70%,至今仍居高不下。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呈明显的上升势态,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2、犯罪主体变化。(1)低龄化趋向:9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明显增多。(2)女性犯罪增多:80年代以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绝对数增加,且增长率远高于男性。女性青少年犯罪具有极大地腐蚀性,如不遏制会很快在社会上传染开来。(3)闲散人员居多:这些青少年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过早流入社会后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不法分子利用、引诱和唆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犯罪类型增多。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明显增多。有资料显示犯罪类型依次排列是:盗窃、抢劫、流氓、强奸、伤害、绑架等。其中抢劫和盗窃发案率最高约占75%左右,是当前青少年主要犯罪类型。据统计:2000年1至12月,抢劫罪占44.36%,盗窃罪占36%,伤害罪占15%;2001年1至6月,抢劫罪占48%,盗窃罪占44.2%,伤害罪占3.8%。近些年来,还出现了新类型犯罪。如涉毒、涉枪、赌博、卖淫、嫖娼和拐卖人口的犯罪日渐增多。


(二)违法犯罪趋向:


1、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青少年犯罪具有“偶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之外,近些年来,已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部分青少年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手段野蛮、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占65%,说明了青少年犯罪性质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化趋向。


全文约484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个人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2. 国企党支部2023年度“党建+安全”项目活动方案
  3. 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4. 乡镇干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5. 市人社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7. X县中医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
  8. 街道办事处主任​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领导干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视剖析材料
  10. 市人民医院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11. 副市长在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13. 组织委员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材料
  14.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5.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16. 市直机关领导班子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