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XX市科技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新一年科技工作进行科学谋划与部署的重要会议。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科技委的统筹推动下,全市科技系统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科技强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首过往,总结经验,坚定科技发展信心
(一)聚焦协同发展,战略牵引成效显著。一是区域合作日益深化。我市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与北京、河北等地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加强。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起了一批跨区域的科技合作平台,如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京津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有效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流动,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协同攻关。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京津冀三地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研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资源对接成果丰硕。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科技资源向我市集聚。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同时,我市的科技企业也积极与北京、河北的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通过资源对接,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我市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例如,在滨海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保障,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入驻,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和示范窗口。这些示范园区的建设,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也为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