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主生活会典型案例剖析、问题查摆合集
一、问题查摆
1.“严基调”未能常态化坚持
未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始终,对反腐败斗争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存在短板。一度误认为通过专项整顿已清除了“害群之马”,队伍整体已无大问题,因此在政治理论学习、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及反腐败制度建设上放松了标准、降低了要求。今年,系统内已有X名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其中X已进入司法程序,X正接受纪律审查,凸显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仍有明显“漏洞”。
2.“老好人”思想影响斗争魄力
对纪律规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旗帜鲜明地抵制违纪违法行为。由于对党章党规学习不够系统,专业能力存在短板,面对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时,缺乏“依规直言”的底气,更多依赖经验行事,导致问题处理流于表面。
3.对“小物件”的防范意识薄弱
反思自己出差期间对小礼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其价值不高而放松警觉。在业余交往中,也因兴趣所致忽视了应有的“防线”,缺乏对潜在风险的足够敏锐性。
4.“羡慕心态”暴露思想松动
与企业打交道时,偶尔出现羡慕豪车、名牌和安逸生活的念头。对照案例反思,追求生活品质的“偏差”实际上反映了思想“总阀门”有所松动,必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5.缺乏开展斗争的“硬气”
面对社会上一些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相悖的言论时,未能展现党性原则。对错误言论既不苟同也不反对,这种“不表态”的态度反映了缺乏斗争的勇气,无形中纵容了部分干部的不良作风,助长了肆意用权的嚣张气焰。
6.在“擦边球”中模糊了界限
工作中虽能坚持不逾规矩,但偶有打“擦边球”现象。面对追责问责时,更倾向于从轻处理,采取“下不为例”的方式。虽暂未造成实质性问题,但这一现象助长了模糊规矩意识,亟需警醒。
7.“艰苦奋斗”意识有所淡化
自觉生活条件改善后,对吃穿用度有所放松,认为注重生活品质是“小事”。这种心态与艰苦奋斗的要求背道而驰,今后必须摒弃过度追求个人享受的倾向,重拾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8.“作风警觉”未能始终在线
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个人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觉性有所弱化。日常反思自查不足,实践“四个自我”的动力减退。偶尔以“老好人”自居,导致分管领域的提醒与批评力度不够,教育引导效果不理想。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