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复核法的审计应用

2025-02-11

分析性复核法的审计应用


分析性复核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重要比率或金额及其增减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异常变动及对异常情况进行核查的一种技术方法。在审计实务中,分析性复核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准确把握政策


对审计人员来说,准确把握各项政策,是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从事审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更是做好分析性复核审计的先决条件。分析性复核审计是从整体上、大局上、趋势上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和落实有关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判断,不熟悉相关政策,不能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内容,是无法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自觉做到三点:一是提高学习政策的自觉性;二是提高运用政策的能力;三是提高落实政策的水平。


二、准确把握重点


一是抓大放小。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要瞄准被审计单位重大建设项目或数额较大的财务收支项目,对资金运行和效益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和判断,做出初步的审计结论。对那些小项目或数额较小的财务收支项目进行审计,则不宜采用分析性复核的审计方法。


二是抓整放零。要从整体上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性复核审计,得出整体上的审计结果。如对某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审计,则只需对该企业购销凭证进行数据核算、比对和乘减,看其盈亏状况,依据盈亏情况就能从整体上对该企业经营状况做出概要性结论,而对被审计企业辅助性生产或内部服务、零散性经营情况则可以不予审计。


三是抓粗放细。采用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就是要对被审计单位粗线条工作内容、企业经营状况或项目实际效果进行审计,从而得出初步结论,而对那些细枝末节的工作,小规模的经营活动则可以不考虑,以便节约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


四是抓新放旧。就是要抓住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近期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企业近年来经营情况、近期开工或近期完工的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对时间跨度过长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可以视审计工作量来决定。如果认为采取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会使审计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则应采用其他审计方法。


三、准确把握风险


全文约254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国企领导干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3.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4.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5.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6.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7.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8.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9.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10.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1.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2.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3.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4.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5.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6.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7.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8.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19. 对照“四个带头”剖析“典型案例”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含2023整改事项_4方面15
  20.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2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