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研究的关注点
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坐标,当前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当明确关键,找好关注点。
第一,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效经验推动乡村治理。2024年2月3日,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关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级自治和村务监督机制、深化平安乡村建设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抓手、新办法。“千万工程”始终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根本宗旨和实践目标,该工程以生态起步,但不止于生态,从问题导向、科学路径、精准治理等层面,为增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供了实践载体和参照样本。
第二,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进入快车道。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和社会治理场景融合度不断提升,大数据、算法的持续完善,可以高效协调不同部门,推动社会治理及服务下沉,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人工智能“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过度使用,可能会引发隐私安全、算法歧视、人类替代等问题,是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因此,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提前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治理体系放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中部署,不仅体现了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也解答了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改革的路径方向和原则要求。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阐释,还应当从近年来国内发展情况出发,看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背后,仍然是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并存。因此,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隐患,是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必要举措。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