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和引用审计法规?

2025-02-12

如何正确理解和引用审计法规?


以修订后《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新颁布的《国家审计准则》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为一体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已经形成。如何正确理解和引用审计法规,从而达到规范审计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审计质量,是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法律法规引用原则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的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职责。在审计监督中,特别要注意法律法规引用。


(一)注意适用法律法规的“层次性”


首先应正确认识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为法律,就是由全国人大包括人大常委会公布颁布的,包括宪法,审计法、预算法.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第二层次为行政法规,有国务院制定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第三层次为部门规章,包括国家审计准则、财政部制定的各项会计制度等;第四层次为依据以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如规定,办法、通知等。


其次在适用法律法规上应遵循引用层次最高,法律效力等级最高的原则。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或多或少地存在各个法律、法规、规章层次之间在相关内容上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相互抵触的现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在依法定性和依法处理处罚时应注意法律法规的层次,在法律,法规,规章都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引用层次最高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引用层次较高的;以次类推。对同一性质问题,两部法律都有明确规定的.在引用时注意把握特别法比一般法优先,新法优于旧法。


在适用法律法规上要遵照“新法优于旧法、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从法的效力范围看,法适用的一般原则是法不溯及既往,即法对它生效以前的事件或行为不可以适用。因此,既不能引用过时的、失效的规定,也不能引用审计事项发生时还没有生效的规定作为审计处理处罚依据。同类事项,普通法和特别法都有规定的,特别法的适用应优先于普通法。在法的效力等级上,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的,应引用上位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引用上位法和下位法。


(二)注意适用法律法规的“特殊性”


全文约210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国企领导干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3.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4.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5.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6.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7.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8.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9.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10.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1.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2.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3.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4.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5.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6.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7.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8.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19. 对照“四个带头”剖析“典型案例”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含2023整改事项_4方面15
  20.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2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