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解读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深入学习和探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这份纲要的出台,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十年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党的大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此背景下,《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应运而生。它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对于落实党的大会重大部署,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总体目标与“两步走”战略
纲要坚持远近结合,分2027年、2035年“两步走”。
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各级教育普及水平持续巩固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系统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
三、重点任务解读
(一)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
(二)办强办优基础教育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