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文学阐释学的三种范式

2025-02-21

科学主义文学阐释学的三种范式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学阐释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找到中西方文学阐释学的共性因子,以此为基点,建构既有中国民族性又融合世界普遍性的文学阐释学范式。历史地看,中西方文学阐释学发展中存在一种共通的科学主义阐释范式,其将理解的真实性等同于意义的客观性,试图通过对文学诸要素相互关系的阐释来达到对文本意义的客观性理解。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图文互释范式


图文互释是一种将图像与文字互相参证、互相生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的意义理解范式。我国古人即有研机析理的普遍性学术习惯。中国图像史书《通志·图谱略》记载:“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这种穷文究理的习惯,从理论史主流叙事与图像史边缘记录的双重视角来撷取各类文献、文档、图片、影音中留存的历史真相,通过对其考释编目,去伪存真,达到意图的重建与真理的体验。书籍史的发展显示,上古史书,“左图右史”,表明图文互证在历史书写中的重要性。“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写载其状”“曲得其情”,图与文互释互证,蕴含历史书写对客观主义的真理性诉求。


就意义客观性而言,对文本的究文析理原本归于语言表意专长。但就理解而言,图像通过直观表象发挥“心存目想”的功能,实可增添语义重量。即图像以可观形式挽结可想语言而缔造意义,起到“技由心付,暗以目成”的理解效果。因而区别于史书的“以文运事”与小说的“因文生事”,文本阐释乃“明文证理”“格物究理”,通过夹插图符,实现托图摭理、借图解义的客观阐释目的。毕竟,只有摭理才解文本之义,达万物之理;只有解义才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图与文互释互证,其意义不可谓不大。


从意义客观性探究的方法角度看,图文互释互证的阐释范式易于绘制一幅反映人类心灵与情感的历史地图,展现人类古籍文本的形象历程,为构建当代科学主义的文学阐释体系提供史料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比对文字文献与图像文献,摘取文字与图像互释互证的典范,以此作为当代文学文本阐释的可靠史料,以图出史,由史带图,图文互释,意义互诠,厘清主流文学阐释史外的亚文学阐释史,探索文学文本的理论史、图像史、阐释史融会贯通的方法路径,达到“并辨藻绘,核其攸同”的目的,成为当代文学阐释学走向科学主义阐释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文约429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