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海岸线生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时指出,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将“原生态”基调贯穿海岸线生态修复过程始终,对沿海裸露场地及岸线破损处进行生态修复,建成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坚持把最优最美的海岸线留给人民,充分彰显了全心全意为民谋福祉的真挚情怀。
科学决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日照是一座海滨城市,陆地面积5375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000平方公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海洋、在于生态,“蓝天、碧海、金沙滩”是城市引以为豪的名片,也是吸引八方游客的金字招牌。过去,日照市海岸线利用以发展渔业捕捞和养殖为主,发展养殖业既是沿海渔民维持生计的手段,也是日照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过去滨海渔业养殖及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着粗放发展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海滨生态环境。为此,日照市委、市政府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出发,大力开展海岸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日照市的“城市会客厅”万平口20世纪90年代就被附近渔民填湖造地开辟为养殖池,滨海岸线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在海水浴场周边遍布旅馆、大排档等设施,乱搭乱建,脏乱差臭等问题突出,加之工业废水入海导致水质破坏、过度采沙导致海滩面积减退,滨海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到底是粗放发展临海经济,还是优先保护生态环境,考验着当地党委政府。为把这块沿海最好的区域留给城市,把最好的环境留给市民游客,日照市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坚持保护性开发,确定了在万平口潟湖周围建设水上乐园和水上运动基地,下决心清理附近的养殖池,拆除占用海岸线、影响海滨自然风光的建筑物,打造沿海岸线视觉走廊。在潟湖区域建设人工湿地,栽植兼具景观与净水作用的水生植物,推动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平衡,实现海洋融入城市、城海一体、陆海一体。正是这种“留白、植绿、还海”的理念,使万平口景区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游览的标志性区域,真正做到了还海、还滩、还景于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