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5-02-16

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打好特色牌。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积极探索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产业,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旺”促“乡村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的总体格局。党建是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延链的“主心骨”。余杭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径山茶、鸬鸟蜜梨、瓶窑蜜桃、中泰竹笛等“土特产”。如何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将遍布乡间的特色资源整合好、串联好,推动人文乡村和业态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依托区域内径山茶产业、百丈竹产业、仁和渔业等七大农业特色产业,成立农业产业党建综合党委和7个产业链党委,吸纳农业主体、共富工坊等多元主体成为产业链党建的链上单元,构建“1+7+N”组织体系。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统筹要素资源,推进“部门牵引”“龙头带动”“属地整合”“村企协同”等联建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土特产”品牌。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七大产业链增加值27.05亿元,增长2.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5435元,增长6.0%。


夯实政策保障的坚实基础。落实政策保障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政府可以为乡村特色产业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力的资金支持、融合发展的机遇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余杭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充分挖掘乡村优势资源,着力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围绕“强城”“兴村”“融合”,打造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显著经济效益和持久生命力的特色村。产业特色村建设主体为村,按照五大类别分类建设,同时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培育打造特色产业村,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


全文约1849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民主生活会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存在问题深度剖析
  2. “习语”金句选编100篇
  3. 国企领导干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4.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5.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6.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7.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8.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10.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11.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12.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3.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4.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5.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6.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7.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8.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9.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20.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