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湾区经济”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充分表明湾区经济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湾区由海岸线凹进陆地形成,通常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毗邻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基于湾区的地理特征所衍生出的滨海型区域经济形态被称为湾区经济。
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湾区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其能级和量级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及其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世界级湾区,其国际知名度以及在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的硬实力,都远超世界其他湾区。特别是旧金山湾区的信息科技产业、纽约湾区的金融产业、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都占据绝对优势。
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形态不同,湾区经济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在空间格局上,湾区经济是港口群、产业群和城市群的集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急剧扩大,湾区凭借其港口优势很快成为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节点。伴随港口数量的增多和建设水平的提高,湾区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各类先进生产要素持续向湾区集聚、多种不同新型产业率先在湾区孕育和发展,这使得部分湾区的主导产业也逐渐由最初的贸易物流产业转向实体制造产业,并形成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又进一步加速了人口集聚,进而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带动的良性互动,最终在湾区形成了集现代港口群、产业群和城市群“三群叠加”的特殊空间格局。
在产业结构上,湾区经济多为“虚实结合”,兼具高端制造和现代金融双重优势。一方面,从湾区的发展历史看,全球主要湾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多发端于实体经济和贸易经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贸易规模的扩大,湾区的主导产业会持续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另一方面,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贸易中心,在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交易频次越来越多、清算结算需求越来越强的背景下,湾区经济的持续兴盛和繁荣,也必然需要强大的金融产业作为配套。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