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2025-02-16

健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健全,服务保障能力、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适应民生服务保障新形势新要求,健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需坚持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兜牢民生服务保障底线,优化民生服务资源配置,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创新民生服务保障方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健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服务保障对象更加广泛。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低保人群数量减少,但低保边缘群体、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易致贫返贫人员服务需求有所增加;家庭收入、城镇化和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孤儿、弃婴等现象大幅减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群体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存在情绪障碍、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服务需求明显增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提出了供给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需求,同时也要求逐步扩大服务保障范围,将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服务保障需求更加多样。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等需求将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已得到较好保障,困难群体已从过去单纯的资金、实物需求,向对资金、实物、服务、心理慰藉、社会融入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转变。应拓展服务保障内容,在保障好服务对象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以资金物质保障为主的方式,逐步向资金与服务并重、物质与精神帮助兼顾转变,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发展性、精神性需求,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康复护理、精神抚慰、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全文约318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专题会议讲话提纲
  2.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3.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4.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5.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7.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8.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9.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10.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1.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2.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3.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4.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5.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6.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7.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8.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9.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20.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