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5-02-19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阐明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鲜明品格。


深刻阐明环境与民生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强调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承认自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预见性地发现人类的生态需要,为理解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提供了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环境与民生的内在一致性和关联性,指明了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民生概念,革新了对环境与民生关系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有力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这些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等根本问题,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赋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呈现新的时代活力。


全文约320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专题会议讲话提纲
  2.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3.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4.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5.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7.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8.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9.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10.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1.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2.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3.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4.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5.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6.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7.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8.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9.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20.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