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党性修养
同志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其流动性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其党性修养,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党性修养”这一主题,共同交流探讨。
一、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流动党员作为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其管理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只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确保他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党员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使他们在流动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流动党员数量已超过2024万,如此庞大的党员群体,若管理教育不到位,将对党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是促进流动党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流动党员在外出务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强管理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通过组织生活的参与和党性修养的提升,流动党员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得到锻炼和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