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档次缴费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大会报告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晚年生活,其中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参保缴费标准工作已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话题。
为精准聚焦群众关注点,法规政策空白点,加强政府回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工作水平,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缴费数据分析、实地走访参保群众了解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有关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不断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有序提高。
一、XX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工作现状
长期以来,广大城乡居民对参保缴费标准,到龄后领取待遇标准问题诉求较高,全县的参保工作任务也十分艰巨,从县直相关部门到各镇都在缴费工作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广,力求养老保障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对近年来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统计数据分析,从总体看,缴费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参保人员依然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以2024年缴费为例,全县已缴费81713人人,选择200元(含保留100元缴费档次的特殊群体)最低档次的缴费人数为74542人,占缴费总人数的91.22%;缴费300元的2061人占2.52%;400元的332人占0.41%;500元的2019人占2.47%;600元的97人占0.12%;800元的38人占0.05%;1000元的1002人占1.23%;1500元的192人占0.23%;2000元的405人占0.49%;3000元的1025人占1.25%。
二、缴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养老政策宣传不够,参保工作有待加强。很多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还产生了一些误会误读的状况。比如,很多中青年认为,自己尚年轻,不急着缴费,等到60岁时干脆领取养老金;还有的人认为,缴费标准每年只用缴最低200元就可以了,没必要缴的太高等等。同时,对缴费不足15年的补缴政策以及养老金领取的当年仍需缴费的政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有一些长期外出务工人员联系不上等因素,影响了参保覆盖面和续保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