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新样态

2025-03-06

研讨发言: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新样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着时代环境变迁,形式变化多样,表现出变动不居的特点,其本质决定其不会在短时间内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表现方式上由显性直白向迂回隐性转变、议题设置上更加“学术化”,必须注意新的时代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新样态。


  借助互联网输出,以网络化样态示人。1994年我国互联网与国际互联网正式接轨,3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信息技术的“追随者”到“引领者”,向着网络强国阔步迈进。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近11亿人。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历史虚无主义“发现”了新的渗透领域和散播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便与互联网结合,通过设置不良舆论议题、变换舆论传播形式散播错误史观、错误史实。201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愈发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场域,历史虚无主义渗透领域也随之发生转移,在社交软件、直播平台、游戏类PP中散播错误历史信息,诱导不明真相的群众陷入历史谬论中。


  近年来网络上带节奏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否定中国近代以来进步革命历史、抹黑英雄人物等现象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虚无主义已经退场,而是隐匿于互联网营造的空间、渠道中,以隐蔽性表现、碎片化叙事和日常化渗透等网络化新样态展开渗透,历史虚无主义隐匿化趋向增强。例如,某微博博主将账号名设置为73I,用英文字母I取代1,企图用“去意识形态化”诱导人们忘却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的残害行径。历史虚无主义网络化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特征,样态不时翻新,亟须实时关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化样态渗透。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传播领域的颠覆性变化,标志着智能传播时代的全面到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时代环境、社会条件相互作用下,历史虚无主义与人工智能技术耦合,改头换面、潜滋暗长,呈现出智能化新样态。全文约206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