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机社会化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关乎粮食稳定安全供给,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2024年以来,*市依托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了一批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平战结合、指挥高效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域农机服务中心”)。近期,*市农机中心深入调研全市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功能、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形成分析报告,供参阅。
一、基本情况
目前,*市建成10家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其中:X市级2家、县级8家),从业人员380余人,年度农机服务收入6000余万元,作业面积达到30万亩,覆盖了主要粮食产区,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服务网络,为周边农户提供了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有效提升了X市区域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2024年,X市承担实施了省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提升防灾救灾能力暨加快培育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为X市农机系统唯一。
二、主要服务功能
(一)“平战结合”功能。推行“以平养战”机制,平时开展社会化服务,解决农民迫切需要和农业生产关键短板环节机械化问题;受灾时优先服从农机管理部门调度,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环节、不同灾种分类别提供应急救灾服务。10家区域农机中心配备各类应急减灾机械400余台(日均应急作业能力1.5万亩),引入烘干机械32台套(日烘干能力1120吨),建设仓储库房2.8万平方米(仓储粮食3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二)示范引领功能。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农机技术装备,如智能播种机、无人植保机、自动驾驶仪等,联合不同服务主体开展技术推广,让农户和农机手直观了解并学习应用新技术,带动全市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市粮丰农机合作社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搭建农机智慧服务平台,连接农事服务队伍32支、农机200台套、服务人员300多名,服务面积达10万亩。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