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感悟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正是春耕大忙时节。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我通过全程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参与分组讨论、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深刻感受到两会精神如春雨润土,既传递着“国之大者”的战略擘画,更饱含着“民之关切”的温度厚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提出的“四个着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标定了坐标、指明了路径。结合**县实际,我认为贯彻两会精神,关键在“锚定一个坐标、深耕三块沃土”,以实干实效答好新时代的“民生卷”“振兴卷”。
一、领悟“国之大者”,锚定县域发展“坐标系”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县域虽小,却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最后一公里”。**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必须跳出“县域思维”,在全局中找定位。
一是以“国之所需”为“县之所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我想起陕西袁家村“人人参股、共享收益”的模式。去年,我县试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12个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但仍存在产业同质化、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今年,我们将借鉴袁家村“三产融合”经验,打造“一镇一业”示范带,推动苹果、冬枣等特色产业向深加工延伸,建设千吨果库、冷链物流中心,让群众从“卖原料”到“卖品牌”,预计带动人均增收1500元。
二是以“民之所盼”为“政之所为”。两会期间,“社区居家养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为高频词。我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农村养老服务缺口大;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区学校“大班额”与乡村教师“下不去”矛盾突出。对此,我们计划实施“三大工程”:一是“银龄安康”工程,在15个村试点“互助幸福院+医疗巡诊”模式,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二是“强师兴教”工程,组建县域教育集团,推行“城区教师轮岗+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今年秋季新增学位800个;三是“文化润心”工程,将香山文化元素融入校本课程,建设5个红色教育基地,让孩子“留住乡愁、厚植家国情怀”。
二、深耕“民生沃土”,织密基层治理“幸福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